肝内胆管结石 ( calculus of intrahepatic duct )
别名: 肝内胆管结石;hepatic calculus;hepatolithus;肝胆管结石
解释 收起

概述:肝胆管结石(hepatic calculus)亦即肝内胆管结石,是指肝管分叉部以上原发性胆管结石,绝大多数是以胆红素钙为主要成分的色素性结石。虽然肝内胆管结石属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一部分,但有其特殊性,若与 肝外胆管结石并存,则常与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相似。由于肝内胆管深藏于肝组织内,其分支及解剖结构复杂,结石的位置、数量、大小不定,诊断和治疗远比单纯 肝外胆管结石困难,至今仍然是肝胆系统难以处理、疗效不够满意的疾病。
    肝内胆管结石系指左、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。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。结石性状多数是以胆红素钙为主要成分的色素性结石。近年来发病虽有减少,但我国南方和农村仍然多见。结石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系统各部位或某一区域的叶、段分支内,左叶多于右叶;易并发肝胆管狭窄;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。肝内胆管深藏于肝组织内,分支及解剖结构复杂,结石位置、数量、大小、性状不定,临床表现多样,诊断和治疗远比单纯肝外胆管结石困难。

    肝内胆管结石为原发于胆管内的结石,结石可遍及全肝内胆管,也可局限于半肝、肝叶和肝段。可移行于肝外胆管,形成肝内外胆管结石。
分型标准
   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于2003年厦门会议提出新的分类方法:
    I型:局限型。
   
    Ⅱ型:区域型。
   
    Ⅲ型:弥漫型,又分为两个亚型:
    IIIa型:弥漫型不伴区域性毁损。
    llIb型:弥漫型伴区域性毁损。
   
    Ⅳ型:弥漫型伴胆汁性肝硬化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标准 展开
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
14 诊断依据 展开
15 相关课件 展开
16 相关症状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